浙江美术馆两项目获国家级奖项
浙江美术馆两项目获国家级奖项
发布时间:2025-04-23 10:25
来源:浙江美术馆
来源:
访问次数: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4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评选结果,共评选出优秀展览项目10个,优秀公共教育项目10个,优秀展览提名项目30个,优秀公共教育提名项目15个。其中,由浙江美术馆重磅推出的“朗姿玉畅——赵之谦特展”和“速写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公共教育项目双双斩获殊荣,分别荣获2024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和“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是对美术馆的最高级别考核,主要针对各美术馆申报的前一年度内实施并完成的展览和公共教育项目进行评选,精选出本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和优秀公共教育项目。
“朗姿玉畅——赵之谦特展”是浙江美术馆继王铎、傅山、何绍基特展之后又一个自主策划实施的“中国传统经典系列”名家特展,也是近年来赵之谦专题性最强、规模最大的展览。
展览从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全国18家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借展近300件(组)展品,涵盖了赵之谦各时期的重要作品。展览还将文献、作品与赵之谦艺术年表相结合,使观众深入了解赵之谦在书法、绘画、篆刻等方面的独特价值,更直观感受赵之谦跌宕起伏的艺术人生。
在展览的学术考量上,策展团队将展览及学术架构分为书法、绘画、篆刻、文献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书法板块主题为“汉后隋前”。主要以时间顺序展示赵之谦真、行、草、篆、隶各体的取法与风格演变,清晰呈现了他“颜底魏面”的形成轨迹和对晚清碑学的深厚影响。
第二单元绘画板块主题为“天质神秀”。着重展示赵之谦吸收没骨花鸟用色特征,结合扬州八怪写意,后以金石笔法入画所表现出“浑厚奇古”的画风,以及他对海派绘画的重大启示。
第三单元篆刻板块主题为“印外求印”。本单元汇集赵之谦篆刻百余方,占存世总数的四分之一,这些印章是他将镜铭、瓦当等文字造型融入印文的有力见证,也是他汲古开新推动篆刻艺术发展的贡献所在。
第四单元文献板块主题为“餐经养年”。集中展出了赵之谦信札、著述稿以及其友朋的相关作品,勾勒出他流离播迁的一生和情感饱满的内心世界,使观者得以更为深入地了解赵之谦艺术的气质与高度。
展览期间邀请到陈振濂、刘一闻、沈浩、胡小罕、戴家妙、池长庆、马啸、薛龙春、盛文强、汪永江、徐颖、沈惠强等专家学者,开展20场专题讲座、公共导览等形式的学术活动,在促动赵之谦相关学术研究不断走向深入的同时也发挥着美术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作用。
展览配套出版物《朗姿玉畅——赵之谦特展图录》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图录汇集赵之谦书法、绘画、篆刻及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还收录赵之谦艺术年表、友朋及同僚、名家集评等内容,力图展现赵之谦独具特色的学术价值。
“速写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公共教育活动是浙江美术馆在2023年“为什么是速写——典藏速写艺术研究展”基础上,继续深化速写艺术的影响,推出的系列公共教育活动。从“话题营造”“速写space”“速写探路者”“织梦花园”“速写快闪”“速写校园”“速写画展”等方面开展,旨在将速写从美术馆的展厅带入公众的日常生活,使之成为连接艺术与生活、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桥梁。项目通过课程、讲座、创作、行为、展览等多通道,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速写,让速写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记录生活、抒发情感、提升审美的方式。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参与到速写生活中来。无论是在展厅内还是展厅外,大家纷纷拿起画笔,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用速写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一现象不仅体现了速写艺术的广泛影响力,更彰显了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项目累计吸引近10万人次参与,形成全民艺术实践热潮,将速写创作转化为常态化公共教育活动,开创“艺术+生活方式”新范式,并于同年12月举办活动成果展,有效提升公众艺术素养,推动美育普及从被动观展向主动创作转型。项目得到了国家级权威媒体、专业领域媒体、省级传播平台以及地方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实现三级传播体系全覆盖,形成“全民速写”现象级文化事件,成功构建起艺术创作与大众生活的桥梁,彰显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实践价值。
两个项目的成功实践,凝聚策划团队的匠心、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每一位观众对浙美的热忱。未来,浙江美术馆将继续秉承“以精品展览传承文化,以多元活动滋养心灵”的宗旨,打造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艺术项目,让浙美成为杭城的文化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