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博物馆助力视障儿童触摸千年历史:“镇馆之宝无障碍体验课程”开启奇妙博物馆之旅
浙江省博物馆助力视障儿童触摸千年历史:“镇馆之宝无障碍体验课程”开启奇妙博物馆之旅
发布时间:2025-07-11 10:20
来源:浙江省博物馆
来源:
访问次数:
7月6日上午,浙江省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15组视障儿童亲子家庭。他们此行是为了参与由浙博精心策划的“镇馆之宝无障碍体验课程”。本次活动也是浙博积极支持杭州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杭州市盲人协会主办的“杭州市视障儿童生活技能培训课程”的生动实践,旨在通过文化的力量,助力视障儿童提升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打破传统博物馆“以看为主”的模式,浙博教育员们采用“讲解+触摸+体验”的方式,致力于为视障儿童打开一扇感知历史与文化的独特窗口。课程开始,教育员以生动的雷峰塔传说故事点燃了孩子们的兴趣,随后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镇馆之宝蕴含的历史文化与精湛工艺。孩子们在教育员的引导下,分组触摸文物仿制品。
有的小朋友缓缓抚过良渚文化玉琮王,感受其沉甸甸的份量、规整的体积和内圆外方的独特形制,对精细入微的神人兽面纹发出阵阵惊叹;有的小朋友细细探索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光滑细腻的釉面,好奇地询问其物理原理与实用功能;还有小朋友轻轻捧起五代吴越鎏金银阿育王塔等比例缩小模型,辨识塔刹、山花蕉叶、基座等结构,仿佛触摸到千年前雷峰塔下的秘藏。
通过深度的触摸体验与即时的互动问答,一件件镇馆之宝的质地、形态与精妙细节,在孩子们的心中变得清晰而立体。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参与文化体验并锻炼精细动手能力,浙博特别设计了“瓦当拓印体验”环节。选用纹饰立体、触感分明的宋六陵遗址出土花卉纹瓦当教具作为素材。在教育员的悉心指导下,亲子家庭默契配合:将湿润的宣纸覆于瓦当纹饰上,用刷子轻轻敲打,使纸张嵌入凹槽;待纸稍干,再用拓包均匀施墨;最后小心揭下宣纸,一幅黑白分明、图案清晰的花卉纹拓片便跃然眼前。孩子们不仅完整学习了中国传统拓印技艺的流程,更通过亲手操作,深刻体会到古代匠人在方寸纹饰间凝聚的艺术巧思。活动尾声,大家将拓片精心装裱在特制日历上,把融合了文化触感与动手成就的独特“文物日历”带回家珍藏,延续这份美好的博物馆记忆。
本次“镇馆之宝无障碍体验课程”是浙博探索文化服务均等化、提升无障碍体验的一次成功尝试。通过精心设计的讲解引导与触觉探索,厚重的浙江历史与灿烂的传统文化,真切地“跃入”了视障儿童的掌心,也深深烙印在他们的心间。
未来,浙江省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创新的理念,持续优化面向视障群体等特殊观众的无障碍服务模式,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和体验形式,努力为所有公众提供平等、多元、有温度的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