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周忠和在浙江自然博物院讲述鸟类早期演化传奇
院士周忠和在浙江自然博物院讲述鸟类早期演化传奇
发布时间:2025-09-22 10:15
来源:浙江自然博物院
来源:
访问次数:
9月20日下午,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馆举办了一场题为“鸟类起源与早期演化的故事”的科普大讲堂。中国科学院院士、进化生物学及古鸟类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作为主讲嘉宾,带领观众完成了一场穿越亿年时光的科学之旅。本次活动也是“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浙江行的系列活动之一。
鸟类作为脊索动物门中独立的一个纲,其起源与演化一直备受科学界关注。自1861年在德国晚侏罗世地层中发现始祖鸟化石以来,人类才首次认识到鸟类是由爬行类动物进化而来。周忠和从19世纪古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首次提出鸟类恐龙起源假说讲起,通过大量珍稀化石的照片和研究成果,生动再现了小型兽脚类恐龙演化出羽毛和翅膀,在生殖、生理、骨骼结构等方面作出重大改变,最终翱翔蓝天的壮丽历程。
讲座特别重点介绍了中国在鸟类起源研究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周忠和回顾了上世90年代以来中国古生物学家在热河生物群、燕辽生物群等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从中华龙鸟、近鸟龙、孔子鸟、热河鸟到迄今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政和八闽鸟等重要发现。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完成了对早期鸟类谱系的修订,更为鸟类起源于小型兽脚类恐龙的理论提供了坚实证据。
现场观众通过周忠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了解到现生鸟类实为恐龙的后裔,是“活着的会飞行的长羽毛的恐龙”。讲座结束后,周忠和还与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解答了关于鸟类演化、化石研究等方面的疑问。
随着博物馆热的持续,全民对化石和古生物学有了更多的了解、更多的热情以及更深入的认知。今年8月,有“中国诺奖”之称的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也花落古生物学家,季强、徐星、周忠和因“发现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获得2025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浙江自然博物院将继续致力于古生物学的科普事业,为公众搭建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的平台。